close
1+1=2
1+1+1=3
1+1+1+1=4
1+1+…+1=n
這是一個簡單地數學運算式,不過,重心並非數字。
作個簡單聯想,當n=人生,是不是上面的每個1都有不同的意義?
接著,反向思考減法哲學。
1-1,2-1-1,3-1-1-1,n-1-1-1.....
最後剩下什麼?手中的資產還有多少?

有人說,人生是一套加法哲學。
責任、能力、思想、感情、權力等,累加再累加,型塑現實生活的自我。
而加法的過程,很自然地,便是大家常說的「社會化」。
透過教育、經驗,自我的能力、思想,乃至各方面不斷被拔擢提升。
漸漸地,臂膀越加寬闊,影響越加深遠。
加法,沒有上限,能力隨著學習動機的強烈、步調的快慢有所不同。
套在積極的人身上,它永遠是逼近於極大,卻又不等於極大。
應用在消極的人身上,它的成長緩慢,但沒有人能否定它的成長。
乘法,是加法的進化。
有人能一夕成名嗎?有人能一步登天嗎?
他們的努力,也是累加的,只是我們看到的,往往是他們檯面上的成功。
加法,是人生的基礎,學會擁有,你才會懂得自己想要什麼、適合什麼。

不斷累加的人生,有人說道:「那太辛苦,我負荷不了。」
因此,這群人說,人生是一套減法哲學。
試問,當你離開人世,能帶走什麼?什麼也帶不走。
所以,人生,得學著一點一滴地放棄自己擁有的資產、包括感情、金錢、名利…
生命有限、時間有限、資源有限,
工作與家庭起了衝突,孰輕孰重?
朋友與親人起了爭執,孰是孰非?
角色衝突,每天不斷在日常生活中上演。
掌握不住自己的處事原則,行事作風搖擺不定,
久而久之,自己的價值觀也會受到質疑。
學習減法,等於學習捨棄;
學習捨棄,得先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。
先瞭解自己,先瞭解每門學問,
才能理解這門學問跟自己有沒有辦法產生共鳴,創造綜效。
有的話,學習擁有,學習整合、內化;
無的話,學習捨棄,
但可千萬別忘記,捨棄的前提,是你對這門學問已有充份的認識。
掌握「取」「捨」的原則─核心價值、自我原則。
即便人生什麼也帶不走,你得到的也是一個甘之如飴的人生─
做你想做的,擁抱你想擁有的。

前陣子,在宜蘭和一位朋友閒聊,他問道:
「宗原,你不考慮在去兼個課,或是…?」
「怎麼了嗎?」我好奇問道,
打從離開學校至今,有好一段時間沒關心「教育」這個議題。
「教師證有沒有期限,以後的教育政策可能會有變數。
  如果你有從事教育相關的活動,那這些政策對你的影響較小。」
他娓娓道出心中的顧慮。
「教師證嗎?哈哈,沒關係的。看自己想要的,別懷念曾經擁有的。」
我輕鬆回答他的疑慮。
取、捨的原則該如何界定?以沉入成本的概念來作個解釋。
教師證放一年、兩年、三年…,我都沒去使用,
顯然地,它的存在對我而言已無必要。
同理,若是一些舊書、舊衣,總是放在角落,想著有天會用到,
那何不捨棄,將這些空間做其他的規劃及使用?

加法與減法,擁有與捨棄,堪稱人生的兩大學問。
無論何時何地,我們,都在學習中擁有,擁有中捨棄。
如同一棟屋子,清空一個房間,自然又多一個可以佈置的場所。  
若是不曾「擁有」,又何來「捨棄」?
擁有與捨棄,方法、原則也是僅供參考,要訣乃在取得平衡。
緊握的拳頭,抓不住指縫溜走的水滴;
伸展的雙臂,一樣可以擁抱全世界。
擅用加減乘除,整理自我的人生方程式,
人生,會有更完美的詮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ocalplant 的頭像
    localplant

    The Story of Dandelion

    localpl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