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五、請利用教科書上的環境評估架構分析大學產業
從九十七學年度開始,教育部公布最新數據,我國有一七一所大專院校,在學大專生超過一百三十萬人,其中,一七一所大學包括大學院校一五六所,專科學校十五所;公立大專院校六十二所,私立大專院校一零九所。大學競爭進入前所未有的白熱化時代,面對環境的諸多變遷,許多學校分別提出不同對策因應。
1.先就大學產業總體環境作一簡單分析:
1.1政治:
台灣的教育體制,朝令夕改,政隨人亡。十二年國教、一綱多本、一綱一本、這些議題每每在爭吵中畫下句點。當然,大學教育並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,但學生的素質及水平卻也隨政策起伏不定。撇開這個因素不談,教育部、國科會的態度也是另一則隱憂。私立大學積極地建立新的系所,以期通過教育部審核升格、公立大學則致力於提出各項研究論文申請經費、各大學參與比賽評鑑不遺餘力…但,教育呢?致力於外在表現,那麼內部教育呢?不確定的政治環境,左右大學發展甚鉅。
1.2經濟:
大學的學費向來為人所詬病。因為所得不均、M型社會的來臨,經濟景氣與否是許多人回到校園或是離開校園的關鍵要素。經濟景氣時,學生常常想把上課的時間拿去賺零工;經濟不景氣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回學校充電。
1.3社會:
少子化、高齡化、外勞外籍配偶增多,在在都是社會化的一個趨勢。少子化給經營不善的大學帶來壓力、高齡化使學校的進修部更多彩多姿、外勞外籍配偶、海外交流學生突顯出各國民情風俗語言的差異,多元的學歷認同,也是日後大學將面對的課題。
1.4科技:
學校的設備是否能即時更新?學校是否能留住優秀的教育長才?學校的教育是否能即時反應科技的變動?日新月異的科提,是日後更嚴苛的考驗。
2.就任務環境而言,以波特五力分析為基礎,淺見如下所示:
2.1新進入者的障礙:
此處的新進者者,應指摘尚未升格的私立專科學校。教育部的升格制度行之有年,對於私校來說,升格也是遲早的問題。因此新進入者的障礙並不高。
2.2供應商的談判力:
此處供應商當指政府。無論是教育政策的制訂、評鑑比賽計畫的實施,政府掌控學校(公立大學)的經費,入學方案也關係到學校未來的發展。是以政府對學校仍有相當大的掌控權。
2.3買方議價力:
基於權利不對等、資訊不對稱,學生本來是這個市場的弱勢團體。但近年來少子化趨勢加劇,家長過度關心,學生意識漸漸抬頭。甚至某些賴以學生註冊費維生的私校,變相請教師去招收學生來校就讀。
2.4替代品的威脅:
政策使然,外籍配偶、外勞增多,相對地,不得不承認國外學歷等同本國學歷。接踵而至的現象,便是經濟能力佳的學生有機會去國外取得學位,再度回國。開放性競爭,有助於學校走向國際化的思維。以教育的角度觀之,不啻是個福音。
2.5產業內的競爭:
地狹人稠的台灣,卻容納近一百七十餘所大專院校。競爭的激烈程度, 可想而知。
3.總結:
大學產業,很顯然地,是紅海市場。過度開放競爭體制,導致僧多粥少,經營不善的學校勢必漸漸被表現優異的學校取而代之。大者恆大,這個現象在許多明星國小、國中、高中都已發生。未來,私校的利基也許是特定的宗教、或是特定的社會族群。而公立學校會以併校、廢校回歸一個正常體制。
從九十七學年度開始,教育部公布最新數據,我國有一七一所大專院校,在學大專生超過一百三十萬人,其中,一七一所大學包括大學院校一五六所,專科學校十五所;公立大專院校六十二所,私立大專院校一零九所。大學競爭進入前所未有的白熱化時代,面對環境的諸多變遷,許多學校分別提出不同對策因應。
1.先就大學產業總體環境作一簡單分析:
1.1政治:
台灣的教育體制,朝令夕改,政隨人亡。十二年國教、一綱多本、一綱一本、這些議題每每在爭吵中畫下句點。當然,大學教育並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,但學生的素質及水平卻也隨政策起伏不定。撇開這個因素不談,教育部、國科會的態度也是另一則隱憂。私立大學積極地建立新的系所,以期通過教育部審核升格、公立大學則致力於提出各項研究論文申請經費、各大學參與比賽評鑑不遺餘力…但,教育呢?致力於外在表現,那麼內部教育呢?不確定的政治環境,左右大學發展甚鉅。
1.2經濟:
大學的學費向來為人所詬病。因為所得不均、M型社會的來臨,經濟景氣與否是許多人回到校園或是離開校園的關鍵要素。經濟景氣時,學生常常想把上課的時間拿去賺零工;經濟不景氣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回學校充電。
1.3社會:
少子化、高齡化、外勞外籍配偶增多,在在都是社會化的一個趨勢。少子化給經營不善的大學帶來壓力、高齡化使學校的進修部更多彩多姿、外勞外籍配偶、海外交流學生突顯出各國民情風俗語言的差異,多元的學歷認同,也是日後大學將面對的課題。
1.4科技:
學校的設備是否能即時更新?學校是否能留住優秀的教育長才?學校的教育是否能即時反應科技的變動?日新月異的科提,是日後更嚴苛的考驗。
2.就任務環境而言,以波特五力分析為基礎,淺見如下所示:
2.1新進入者的障礙:
此處的新進者者,應指摘尚未升格的私立專科學校。教育部的升格制度行之有年,對於私校來說,升格也是遲早的問題。因此新進入者的障礙並不高。
2.2供應商的談判力:
此處供應商當指政府。無論是教育政策的制訂、評鑑比賽計畫的實施,政府掌控學校(公立大學)的經費,入學方案也關係到學校未來的發展。是以政府對學校仍有相當大的掌控權。
2.3買方議價力:
基於權利不對等、資訊不對稱,學生本來是這個市場的弱勢團體。但近年來少子化趨勢加劇,家長過度關心,學生意識漸漸抬頭。甚至某些賴以學生註冊費維生的私校,變相請教師去招收學生來校就讀。
2.4替代品的威脅:
政策使然,外籍配偶、外勞增多,相對地,不得不承認國外學歷等同本國學歷。接踵而至的現象,便是經濟能力佳的學生有機會去國外取得學位,再度回國。開放性競爭,有助於學校走向國際化的思維。以教育的角度觀之,不啻是個福音。
2.5產業內的競爭:
地狹人稠的台灣,卻容納近一百七十餘所大專院校。競爭的激烈程度, 可想而知。
3.總結:
大學產業,很顯然地,是紅海市場。過度開放競爭體制,導致僧多粥少,經營不善的學校勢必漸漸被表現優異的學校取而代之。大者恆大,這個現象在許多明星國小、國中、高中都已發生。未來,私校的利基也許是特定的宗教、或是特定的社會族群。而公立學校會以併校、廢校回歸一個正常體制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