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遷徙,是草食性動物的宿命。
因應雨季、因應食糧短缺,它們在生活中遷徙,在遷徙中生活。
年幼的、孱弱的、衰老的一一在遷移中成為肉食性動物的盤中飧。
無論是同種或是異種的生物都在競爭中過日子,
為資源競爭、為繁衍後代而競爭。
一八五九年,達爾文提出天擇說。
建立一套「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」的機制,
於是乎,存活下來的個體會因為變異產生多元演化。

回首漫漫來時路,我試圖從歷史找尋天擇說的影子。
君權思想的作祟,人們有了尊卑的概念。
草創幾個階級:奴僕、庶民、貴族、帝王,所受的教育、通婚的限制也大不相同。
源於理性自利的思考「我們身上流不同的血」。
換句話說,上位者為了保存其獨特的血統,特別以法制加以設限。
時至今日,歷代君王豈是優良基因的代名詞?
學到教訓的人類,由專制走向民主共和的民權社會。
不只用選賢與能的角度,廉選菁英治理國家,
更有積極付出的人以不同的型態嶄露頭角。
對於弱勢族群,人們似乎也發現他們存在的必要,
特別以法令規章保障他們的工作權、平等權。
由君權主義至民權主義,人類社會正逐漸改變。
以往的生物是在自然運作下,汰劣留強,即是眾所皆知的「演化」。
人類卻以多元的制度、思想,維護世界上存在的每個「個體」。
相較於演化,「進化」一詞更適用於人類社會。
進化,使科技發展日新月異;
進化,使理論更趨於五彩繽紛;
進化,使得社會體制盡善盡美。
就巨觀角度而言,多角化組合的人類社會是面對不確定未來的致勝因子。
就微觀角度分析,理性自利的思考模式並未改變,競爭仍存在人與人之間。
優之於劣,勝之於敗,競爭,在彼此之間劃出一條界線。
但界線並不清淅,充其量亦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。
勝者,擁有較多資源;
優勢,握有較多籌碼。

無論從巨觀或是微觀的角度來看待「人」,
總體在進化,個體也一直進化,創造的衍生物也不斷進化。
從打字機到個人電腦問世;
從有線網路進入到無線網域;
從留聲機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;
商品的進化從連續性創新步入破壞式創新。
每天有無數的商品被打落冷宮,又有無數的發明創作受到鼓舞。
新的產品取代舊有商品的價值,甚至還包含其他無以計數的附加功能。
新舊商品的輪迴,完成了一個簡單的世代交替。
交替的週期越來越短暫,甚至每分每秒都有新的產品誕生。

因此許多企業紛紛提出「創新」的概念。
創新,是進化的另一個同義詞。
那麼人呢?以長遠的歷史觀之,人類是不斷進化的。
但單就個體而言,我們哪能像產品一樣,每分每秒都在「進化」?
我們的生命週期,動輒數十年,
又哪能像其他物種,幾年之間早已經過幾輪的世代交替?
人類,是該用不同的角度思考所謂的「進化」。
或許,以「學習」來取代進化,會更貼近於現實生活。
透過觀察、知覺、模仿、轉化,學習性思維深植人心。
幾千年幾萬年來,人的進化肇因學習性思維。
經驗累積、薪火傳承,後生晚輩汲取前人教訓,加速進化的腳步。
反觀其他生物,個體經驗隨物種老化而消散於無形。
漸漸地,人擺脫外表的變異,走出專業的進化路線。
進化因專業而趨於精緻,因精緻而趨於完美。
下一個世代,會是個完美的世代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ocalplant 的頭像
    localplant

    The Story of Dandelion

    localpl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