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班時,聽一位工讀生說:「我睡了十二個鐘頭是不是太多了?」
我滿臉狐疑,「十二個鐘頭?」這是怎麼辦到的?
我的生活因為失戀,失去生活重心。
幾個月來孜孜矻矻地追尋,生活漸漸恢復以往的色彩。
色彩越是鮮豔,相對付出更多的精神。
進入研究所學分班,雖然這學期只修六學分,
不過仍得撥冗來預習或復習教授上課的內容,抽空準備期中考及報告。
開始練習寫作,我得閱讀更多的著作,
提升自己的層次,寫出讓自己更滿意的文章。
在原來的生活附加更充實的內容,可以利用的時間稍嫌不足。
我害怕錯過太多的時間,上班時盡可能想著要寫些什麼東西,
搭車時撐著快闔上的雙眼,閱讀管理學或是散文隨筆。
騎車或開車的途中,反省今日的大事小事。
唯一完全放鬆的自己,恐怕只有那個進入夢鄉渾然無所覺的自我。
加油站裡,看著年輕人瀟灑揮霍青春,我很是欣羨,也懷念起自己的大學生活。
花蓮教育大學離七星潭很近,我中午、傍晚都常常漫無目的坐在海邊呆呆地望著。
偶爾半夜,會和幾位朋友去北濱南濱看海或是聊天甚至吃宵夜。
假日沒事,走太魯閣步道或是跑野外看看花花草草。
而這些看似無意義的舉動,事後回想,卻又很珍惜那個懞懞懂懂的歲月。
沒有過去,會有今日的我?
沒有過去的荒唐,我的大三大四會那麼有目標地去經營社團或是規劃未來的就業?
沒有辛苦的付出,又豈能擁有難忘的感情?
有沒有意義,不該以今日的成敗蓋棺論定。
工讀生常問我未來的規劃,或是常跟我分享生活趣事。
我總是會先以過來人的經驗提醒他們:
「你們還年輕,不急著做決定 但可以好好想畢業後的就業方向。」
也會給予他們鼓勵:「現在學什麼、體驗什麼、不代表未來不會用到這些能力。
別太早否定自己的經驗。」
一天二十四小時,是人人唯一平等之處。
有人可以很有效率地利用時間,有人東摸摸西摸摸過一天。
Stephen R. Covey 以一四象限說明時間管理:
重要性高 | 重要且緊急 電腦當機 |
重要但不緊急 讀書 |
重要性低 | 不重要但緊急 朋友拜託 |
不重要也不緊急 東摸摸西摸摸 |
緊急性高 | 緊急性低 |
他的結論:一般人耗在重要且緊急和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太多,
以致於時間管理缺乏效率。
忙碌是因為生活有了新的目標,添加太多元素自己卻沒做同步的調整。
面對新的步調,得用新的思維來安排規劃。
逐一列出自己的想法與目標,並設定不同的比重及標準,以二十四小時來作分配。
如果能既有效率又有效能地來完成這些工作,我想時間會證明計畫的價值。
人終究不是機器,照著計畫走,是不可能的。
無論選擇做哪件事,三思而後行,放手去做,值得就去完成。
有意義的行動,生活自然別有一番風味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