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學期修了一門創業管理,得訪問創業者創業經過。
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姑丈,他在大陸開工廠,業績蒸蒸日上。
本來同學也有個適合的人選,不過對方表示礙於商業機密,所以後來作罷。
詢問姑丈的意思,他爽朗的一口答應。
星期天晚上我便載姑丈全家走趟台南,和同學們分享姑丈創業的經過。

姑丈是高雄人,三十二歲和姑姑結婚,結婚前已經有不少經營生意的歷練。
不安於現狀是創業者獨到的人格特質。
每當姑丈進入一個職場,就努力賺錢,直到有一定積蓄,就辭掉做點生意。
「年輕就是本錢,不要怕失敗,要有毅力,要敢去嚐試。」他勉勵我們。
對他而言,經商失敗就再回到職場,替人工作,沒什麼大不了的。
他最常說的就是:「只要四根釘子還沒釘上,我一定能成功。」
成家之後,薪水交給老婆管,而他專心在外面打拚事業。
他對皮革業熟悉,應該歸功於南亞,幾年的經驗累積,奠定日後的能力。
但是他對南亞的管理方式卻不太習慣,每天像當兵一樣的訓練方式。
讓他終於決定走出南亞,前進對岸。

民國七十幾年他的幾個兄弟,先後在大陸投資做生意。
他也跟著去幫忙,由於之前在工廠歷練過,幫起忙來倒也駕輕就熟。
大陸一待就是二十多年。當然,並不是杳無音訊。
只是鮮少回台灣。他在大陸幫兄弟做事的時候,也從沒放棄當老闆的夢想。
廣州是當時的皮革集散地,他住廣州的那一年,請個學生專門紀錄
來廣州買賣皮革的業者去向,藉此了解其他地方的市場。
他說:「人脈資金能力,三者是創業的基礎,缺什麼就加強什麼。」
本身的歷練能力已不是問題,而人脈是以後的關鍵。
因此積極拓展人脈開發市場,是他計畫中的第一步。
大陸的市場跟台灣的市場完全不同,市場很大,內需非常充足。
台灣的市場很小,而且中盤商常會到工廠批貨,在拿到下游販售。
「如果我們有自己的產品運送到皮革的集散地。可以省掉中盤商賺的價差。
等招牌做起來,客戶的訂單就會自然地流向這邊。」
主意打定,他便跟我姑姑說出他的想法,籌措資金開設工廠。

他的資金也不是很充裕,還記得我剛上大學那年,
姑姑找我爸爸跟伯父合夥作生意,一人兩百萬左右台幣。
合夥的生意並不好做,理念是個問題,分紅或是賠錢也是個問題。
工廠設立的開始,營運的並不順利,獲利沒有想像中的樂觀。
伯父看著工廠的情況,開始害怕錢抽不回來,急著向我姑姑他們討錢。
也慫恿我爸媽向我姑姑姑丈討錢。
不過我爸媽對姑姑非常信任,告訴他們:
「你們先把那邊處理好,有多的錢在還我們就好了。」
因此親戚合夥,最終也是走向拆夥一途。
姑丈在大陸打滾的這幾年,姑姑則是在台灣賣點東西做小本生意。
若姑丈生意不順利,也還有些錢能在手邊周轉。
公司的營運撐過最難熬的草創時期,開始有正向資金。
直到民國九十二年,姑丈的工廠業績快速成長,亟需人力,姑姑才到對岸幫忙。
時至今日,他們的工廠仍舊有不錯的盈收。

姑丈的穿著向來低調,看不出老闆的架子;
他在外頭極少交際應酬,菸酒檳榔樣樣不沾。
他非常務實,也非常執著,因此成功也絕非偶然。
「人定不一定勝天」他若有感慨地說著:「即使在怎麼努力,
我們也不一定能改變得了大環境,如同2008年的金融風暴,
無論你做得再努力,還是扭轉不了那個趨勢。因此,人定順天,
盡力就好,知足常樂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ocalplant 的頭像
    localplant

    The Story of Dandelion

    localpl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